天热的时候,吃了一些凉西瓜,胃里就开始有些不舒服了,且那从空调中吹出的冷风一吹过来,肚子就隐隐作痛,还会发出咕噜噜的声响。实际上贪图凉爽之后,脾胃的不适越发明显了。其实很多脾胃问题都和受寒存在着关联。冷饮性凉,容易进入体内,容易引发胃胀、隐痛、反酸等症状,大多是因为寒凝气滞、气血流通不顺畅所造成的。今天,木子给大家简单讲2个穴位,它们可在夏季缓解胃部受寒不适。
一、内关穴
内关穴可对气机予以调节,且有助于胃气能够顺利下行,与此同时还能调和心与胃所产生的不适。受凉之后,若出现胃胀、恶心再者有胸闷、心烦等状况之时,通过按揉此穴,有利于中焦气血保持顺畅,进而减轻胃部的抽紧以及心情的烦躁。
二、公孙穴
公孙穴连通腹部经络,可进一步增强运化之能力。其能改善因胃气上冲而引发的呕吐状况,与此同时也能缓解因受寒所导致的腹胀以及肠鸣之症。
三、父母配穴法
内关乃母穴,主要用以调节且稳定中焦气机。倘若受风寒湿冷所影响,亦或因情绪波动之故,致气机紊乱而上逆,继而引发恶心、反酸、心口憋闷等状况,按揉内关便可引导那逆气平稳地沉降下来,让脏腑功能恢复至和胃降逆的正常状态。
公孙穴它是父穴,主要的功能为,疏通经络,振奋阳气。公孙穴擅长推动气血的运行,尤其能够化解,寒湿阻滞中焦的问题,与此同时具备祛湿消滞的功效,消散腹部的积聚。公孙穴又借助冲脉,广络全身、维系动力的特性,促使气血上下顺畅地运行,以此来达成健脾和胃、调畅气血的效果。
内关和公孙一起用,是调理脾胃中焦的一对搭档。这里说的「父母」体现的是阴阳相合、动静相宜的道理。母穴内关主静,主降并且主守。重在平定胸腹之中的逆气,也能够安顿中焦。父穴公孙主动,且主通、主攻,关键在于疏通周身的气血,破除中焦的壅滞。内关助逆气归顺、使内部安和,公孙助停聚散开、令通道畅达。
中焦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,清气要向上升,浊气要往下降。内关降逆清滞,公孙畅脉振阳。二者一降一通,动静配合,才能协同作用,加快恢复脾胃升降枢纽正常运转。这就是所谓「父母配穴」协同增效的道理。
四、如何按揉此2穴位
当胃痛不适,可先按压内关穴约3分钟,再按揉公孙穴约3分钟,有助于缓解胀闷之感;
晨起或者睡前,分别按揉两穴,各2分钟,能够提升脾胃抵御寒凉的本领;
按揉后饮用小半杯生姜枣茶(生姜2片、红枣3颗煮水),温护中焦。
木子提醒:饭后1小时内不要按,力度以感到微酸为度,切记用力过猛。孕妇及经期女性不宜。
夏季脾胃易受影响,也是调养之机。用好这对穴位组合,有助散寒湿,调和气血,养护脾胃舒适。
盈辉优配-合肥股票配资-股票投资公司排名前十-炒股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